你以为脚下的土地只是普通的农田?
不!
在咱们柘城县远襄镇,
一个看似平凡的村庄旁,
沉睡着一个足以改写
我们对商代认知的“宝藏”!
今天,
跟着“FM92.3柘城人民广播电台”,
一起揭开李安楼遗址的神秘面纱,
触摸三千年前的文明脉搏。
📍 坐标锁定:柘城县远襄镇李安楼村西南500米!
别小看这片如今稍显平淡的土地,它可是有着响当当的“艺名”——青堌堆寺遗址!这里,是时光沉淀的宝库,是商代文明在柘城留下的璀璨印记!
展开剩余72%昔日辉煌:
消失的“四丈高台”与香火鼎盛古寺
想象一下,一百多年前,这里可不是现在这样!据《柘城县志》记载,此地曾有一座高达四丈(约13米!) 的巍峨土台——青岗台!台顶之上,矗立着规模宏大的青堌堆寺!前后四进庙院,晨钟暮鼓,香火缭绕,是何等壮观景象!🙏
可惜,岁月无情。清末尚存的高台,在特殊年代被削平至3米多,后来又在取土积肥中彻底消失在地表…… 历史的烟尘,掩埋了宏伟的建筑,却无法磨灭深藏地下的文明密码!
🔍 考古铲下的惊天发现!
商代遗存重见天日!
时间来到二十世纪70年代!文物工作者的一次调查,让这片土地重新惊艳世人!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,李安楼遗址被重点“关照”!
遗址规模: 长方形,南北180米,东西120米,虽仅高出地表约0.5米,却内涵乾坤!
地表“线索”:遍地都是历史的“碎片”!随手一捡,可能就是鬲足、鼎足、甗足,还有大量带着粗绳纹、细绳纹、附加堆纹的陶片!古人的指尖温度,仿佛还在其上。🏺
汉代“叠罗汉”:更让人惊奇的是,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空心砖墓和小薄砖墓!说明在商代遗址之上,后来又叠加了汉代墓葬群!可惜,汉墓遗存如今已几乎消失。
远古回响:别急,惊喜还有!地表散落的陶片中,还夹杂着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遗存!这层层叠叠的文化堆积,简直就是一部写在泥土里的“柘城通史”!
✨ 核心价值:锁定商代!
解锁文明“源代码”!
最激动人心的鉴定结果来了!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的权威专家“验明正身”,确认了李安楼遗址下层文化层的“身份”——正儿八经的商代遗址!🔥
这意味着什么?
这意味着我们脚下这片土地,曾真实生活着三千年前的商代先民!他们的生活用具(那些精美的陶器)、他们的墓葬习俗(虽然上层汉墓破坏了部分)、他们的手工艺水平(看那复杂的绳纹!),都被封印在这方寸之地!这里是研究商代社会面貌、文化习俗、技术发展不可替代的“活化石”,是解锁柘城乃至中原地区商代文明的关键密码!🔑
🛡️ 珍贵遗产,
我们共同守护!
如此重要的历史见证,怎能不加以保护?早在1979年,我们柘城县(当时为革命委员会)就将其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!这是对历史的尊重,也是对未来子孙的责任!🛡️
李安楼遗址,这座从新石器时代、穿越商周、历经汉唐、最终沉寂于农田之下的“时光胶囊”,正用它沉默的陶片、砖瓦,向每一个走近它的人,低语着柘城大地的悠长史诗。📜
您是好奇?
是震撼?
还是对历史油然而生的敬意?
📣 行动起来吧!
发布于:河南省垒富优配-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合同-深圳十大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