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孩子坐不住,上课在座位上扭来扭去,写作业像打游击战一样鸡飞狗跳!”“说了八百遍也当耳旁风!”
面对孩子这些坐不住、不听话的举动,家长们总习惯性给他们贴上 “调皮” 的标签,却没意识到,这些看似寻常的表现背后,可能藏着需要警惕的疾病信号。
管不住的9岁娃:上蹿下跳,撩猫逗狗!
9岁的奇奇(化名)是被妈妈硬拉进诊室的。进诊室前,他在导诊台碰翻了资料架,在大厅里跑来跑去,还揪下了一个小女孩的发卡。
“张主任,您快帮我看看这孩子到底怎么了!完全失控,一点不听管教,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!” 妈妈急得直搓手。
张新岗主任示意妈妈稍安勿躁,随手拿了个玩具递给奇奇。
据妈妈说,奇奇今年9岁,从小就格外好动,不过以前偶尔还能听进话,也能安静一会儿。可从今年开始,他越来越闲不住,说什么都不听。
在学校,老师反映他,总爱擅自离开座位在教室里晃悠;老师讲课的时候,他会突然大声插话打断课堂;写作业时,作业本上满是擦破的洞,橡皮扎的都是铅笔洞,一道数学题能磨蹭半个小时,为此没少被老师“请”家长。
展开剩余77%回家一闲下来,他不是撩拨家里的猫,就是逗弄狗。前段时间逗狗时,他揪着狗尾巴不撒手,把狗惹急了,被咬了一口。
给奇奇包扎伤口的医生提醒妈妈,孩子可能有多动症。妈妈听后心里直打鼓:孩子这样,难道真有什么问题?于是趁着假期,妈妈赶紧带奇奇来医院做检查。
张主任注意到奇奇右手上的绷带,问他疼不疼。奇奇却像没事人似的,把手里的玩具往地上一丢,就去扒拉诊室里的置物柜,一会儿坐,一会儿站,一刻也停不下来。
经过与妈妈的细致沟通,结合奇奇的检查评估报告,张主任确诊奇奇患有多动症,需要进行专业的治疗干预。
随后,张主任为奇奇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,通过中西医药物辅助调节大脑神经递质,配合经颅磁物理治疗平衡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功能;同时结合康复训练,以一对一的形式开展听觉、视觉等多感官系统训练,减少其过多活动和不良行为。
同时,还为奇奇的父母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,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。
张新岗主任表示:“一般来说,多动症发病于12岁以前,基本在小学阶段甚至幼儿园。在小学里多动症发病率高达10%。”
那么家长如何识别多动症的早期信号?家长朋友们可以注意这几个隐秘信号~
多动症早期的6个隐秘信号
1. 注意力难以集中
容易分心,常常被周围细微的声音吸引,如窗外的鸟叫声、空调的运转声;写作业时频繁走神,一会儿玩文具,一会儿上厕所;对家长或老师的指令常常 “左耳进右耳出”,做事有始无终,比如堆积木堆到一半就跑去玩其他玩具。
2. 多动行为明显
手脚小动作多,坐不住,在座位上扭来扭去;难以安静地玩耍,总是跑来跑去、爬上爬下;说话过多,经常打断别人说话,在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排队等待,比如玩游戏时抢着先玩。
3. 冲动任性
做事不考虑后果,比如在马路上突然奔跑,不看车辆;情绪波动大,容易发脾气,一点小事就哭闹不止;与小朋友相处时,常常因争抢玩具动手打人,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。
4. 学习困难
虽然智商正常,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。由于注意力不集中,上课无法认真听讲,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;写作业粗心大意,经常看错题目、漏写答案;记忆力差,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内容。
5. 组织规划能力差
生活和学习缺乏条理,书包总是乱糟糟的,文具、书本丢三落四;做事没有计划,比如写作业时不知道先做哪科,经常把简单的作业留到最后,导致时间不够用。
6.精细动作失调、延迟反应
多动症儿童剪纸时会出现明显的手部颤抖,握笔姿势怪异,这类“笨拙”实为小脑-基底神经节通路异常。且心理学测试显示多动症儿童对指令的反应速度比正常儿童慢0.5-2秒。这会导致他们经常"听而不闻",被误解为"故意顶嘴"。
温馨提示
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存在上述一种或多种表现,且持续时间较长,在多个场合都有明显症状,一定要提高警惕,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评估。
发布于:山西省垒富优配-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合同-深圳十大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